产业互联新概念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企业的不断创新,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频频出手,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模式创新与并购整合,布局了从传统搜索、社交、游戏、电子商务到O2O、P2P等众多新兴领域,在消费级市场建立了庞大的生态体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在工业制造、产业协作等企业级应用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这推动着互联网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价值更高、直接付费意愿与能力更强的企业级领域,以期复制“互联网思维”的成功模式,重构传统产业生态。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四大重塑能力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全球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率先意识到了互联网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潜力。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思想是将生产设备联网,灵活智能的配置生产要素,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美国的通用电气(G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概念,意在通过网络、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中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8月就将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并将“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由此可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将是大势所趋,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目前业内对其尚无一致定义,但它是明显区别于消费互联网的企业级互联网应用大市场,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网络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重构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生产、经营、融资模式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协同交互,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研发重塑:由单向度精英式引导向全互动草根式众包变革。传统的研发环节是以企业的研发团队为主导,用户参与度小,即便进行了市场调研,受限于样本数量,分布等局限性,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经济成本。产业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成为了企业与用户双向沟通的渠道,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将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同时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研发,集思广益,实现了研发的众包式变革。以小米为例,早在小米手机推出的一年之前,小米就在其网站上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第三方固件MIUI,并吸引网友参与进行讨论,根据用户的反馈对其不断升级,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更是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需求信息,让用户参与到了产品研发的过程当中,为其之后小米手机的畅销提供了坚实基础。
生产重塑: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柔性定制生产变革。早期的工业生产,是作坊式小规模的定制化生产,伴随着工业革命与技术发展,逐渐演变为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而现在,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日益增强,生产模式又将向大规模柔性定制方向进行变革。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快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处理生产环节产生的大量数据。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企业可将产品与生产设备联网,通过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实现定制化生产。海尔推出的个性定制服务,允许用户选择材质,容量,样式,附加功能等多个项目,并将用户的需求反馈至生产系统,实现了家电的量身打造,是家电行业的创新性尝试。
销售重塑:由简单的线下推进向融合式全渠道营销转变。传统的销售环节,企业在线下寻找客户,或者通过渠道商进行代理销售,市场拓展面有限,利润被盘剥。而采购方则长期受困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需要进行复杂繁琐的招标,资质审核流程,对买卖双方都造成了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互联网的介入,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推广,削弱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加强了市场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通过线上的交流带动线下的互动,多渠道协同发展将给企业的销售带来新的活力。壁垒较高的行业可以通过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聚焦于行业内部,做到市场的细分与专注,提供专注于该行业的服务。如聚焦化工行业的中国化工网,将交易系统与专业数据库向结合,提供信息服务,撮合交易,成为行业人士进行网络贸易的首选网站。未来,借助网络的实时性与互动性特点,针对一些产品可能会产生类似股票市场的动态定价模式,货品价格会根据买方数量与报价实时调整,这些都将是未来互联网销售发展的可能方向。
协同重塑:由企业内部协作向全产业链协同变革。在企业内部,产业互联网可以应用于云平台办公,多组织协同管控, BYOD的移动办公等领域,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在产业层面,互联网一方面可以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生产、移动办公等独立的应用领域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产业链的联动与产业生态的发展。试想汽车交易平台产生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分析传播,不仅可以指导汽车厂商的生产制造,还可以应用于上游零件商,材料商的研发与供应,同时还可以用于下游洗车店,汽车维修保养店的布局,帮助金融机构设计销售贷款,保险等金融产品,甚至可以应用于政府部门进行车辆与交通管理,环环相扣,每一环产生的信息都可以应用于其他环节,信息的价值成倍放大。产业互联网的未来,一定是要营造这样一个共生的产业生态圈,盘活整个产业,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如何掘金产业互联网新蓝海
产业链的流程重塑,将加速产品的革新与商业模式的改变,大量新的商机也将随之产生,而产业互联网也必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面对产业互联网,各行各业也出现了一些不理性的现象,有的跟风迎合,盲目投入,也有的对之不屑一顾,排斥抗拒,这些都是由于没有看清产业互联网的本质。产业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是大势所趋,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是技术、模式、思维上的改变,而商业运营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等并没有改变,甚至会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更好诠释。企业应该顺应趋势,结合自身及行业特点,寻找与互联网的结合点,选择可行的互联网之路。
对于软件与互联网企业而言,应促使自身产品向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同时加强产品安全性、稳定性。软件企业应加强自身不同产品模块之间的交互融合,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加强组织间协同并促进产品向移动化方向发展。互联网企业应积极搭建公用平台,如电商平台、云计算平台、软件应用服务平台等,引导行业用户接入,为企业降低互联网化的难度与成本。对于壁垒性比较高的行业,可优先选择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理解行业运作模式,杀入产业圈内,成为游戏中的一员,整合龙头企业经验,渠道,资源的优势,扩大自身产品在业内的影响力,吸引产业内其它企业的加盟。另外,由于企业用户对于自身机密信息的高度敏感,以及产业运营,生产制造的复杂性,企业对产业互联网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为严苛。这就要求互联网产品的开发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成本,打造出安全可靠的产品,为企业走向互联网之路提供信心与保障。
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而言,在涉足产业互联网领域之前,首先要想清楚三个问题:企业自身需不需要互联网?哪些环节需要?如何操作?做好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才能走出互联网化的第一步。企业的互联化涉及生产运营的多个环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网络技术的要求较高。大多数企业现在仍处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当中,信息化程度不足,IT技术能力有限,对于这些企业,不应盲目加大投入,建议优先选择已有的,有实力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加盟,在低成本实现互联网化的同时,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对于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可发挥龙头作用,建立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另外,企业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之余,更要密切关注产业互联网所带来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前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不可否认,产业互联网的新浪潮已经来临。虽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具体的发展模式尚未成熟,但正因如此,其中所蕴含的潜力与商机也还未得到充分挖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模式的创新,产业互联网必将大力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成为充满商机的一片新蓝海。企业应当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它,洞察机遇,调整自身,依托产业互联网新浪潮,寻求自身更大的发展。
(转自: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微信平台【缝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