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技术、新模式,只有对创造顾客个性化的价值有贡献的时候,才是能叫“+”。
开宗明义,翁宰相要阐明一个观点——无论什么技术、新模式,只有对创造顾客个性化的价值有贡献的时候,才是能叫“+”。
看看,中国企业的所谓互联网+创造了什么顾客价值:
研发一个app,忽悠了风投,通过猛打广告、优惠活动增加下载量,但界面UI差,顾客体验差,并没有提升传统顾客沟通和交易方式的效率,没有提升顾客价值,反倒是浪费了社会资源;
微信营销的重点放在了传播,如低层次的软文发布,且大多是企业自己干巴巴的新闻,软文内容没有创意和个性,然后暴力转发;
……
然后,这就是被当下互联网斗士们鼓吹的互联网+。这样的互联网+只能是一地鸡毛。醒来吧!在互联网+的狂潮中迷失的人们:
传统企业互联网络升级,互联网+的第一关注点,必须是如何用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网技术手段增值顾客价值,降低顾客沟通、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成本,并把降低的成本让渡一部分给顾客,当然也留一点给自己做利润啦!
任何一个app的价值在于优化顾客沟通和交易方式,因为顾客在降低了获取信息成本和提升交易效率中获得了价值,同时还要通过app创造新价值,如百果园应该成为水果营养专家、水果配餐专家、热爱水果植物迷们的精神乐园,而不是简单的卖水果,用微信的便利化进行促销信息公告。
而一些工业级APP的主要价值是给行业提供职业工作应用,来获取商业价值的数据。时尚硅谷“私云工业4.0”服装设计应用工具的使用,获取设计开发数据,来对产品开发进度进行跟踪,对图稿、制单、版型数据统计分析,以便管理者随时随地进行批审和完成度的查看。基于企业私有云端技术,创新出大量的企业服务应用,让用户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个性服务。这才是王道。
传统企业互联网升级,不是一股脑儿把什么都搞成互联网,要按照成本最低、价值创新化和最大化原则,重新梳理整体资源,对自身品牌、未来发展进行定位。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精准定位、安全性强、用户体验完善的工具应用。